-
彩云飞

9月23日,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21个部门与德宏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科普月云南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德宏州芒市举行。

云南省委副书记石玉钢出席并宣布活动启动。省政府党组副书记王显刚、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相关领导出席。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官本,德宏州委书记王云霏致辞。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尤兴光主持开幕式。杜官本指出,全国性科普活动首次实现从“日”到“月”的跨越升级,不仅是时间的延伸,更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深刻把握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内在规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制度创新。科普月期间,全省将围绕公众关注热点、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系列科普活动,让科学融入基层,为“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供科技、人才和素质支撑。王云霏表示,德宏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积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持续夯实创新发展根基,全力以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宏篇章注入强大动能。

活动现场,嘉宾为国门小学中缅学生代表捐赠科普资源包,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科普兴趣和创新潜力,胞波情谊助力传承发扬丝路精神;现场首发云南科普原创主题曲《那片深蓝》,民族音乐元素与时代情怀交融,深情礼赞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出广大科技、科普工作者对科普事业的深厚情怀;《德宏咖啡香》《国门小书包》《科学实验秀》等精彩的科普文艺表演,将科技元素与特色产业、边疆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为公众带来集科普与艺术于一体的视听盛宴。54家参展单位开展的科普“赶摆”,聚焦“科技赋能、科普惠民”。15个县(市、区)的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展示院士团队“科技直达田间地头”“服务直接进村入户”的工作场景,展出科技落地应用转化的新成果。在省级学会科研院所展区,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技术和“科普微演示”,让人大开眼界;在“科技+产业”德宏展区,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展品带你切身体验感受“中国咖啡源头”和“芒市石斛”不一样的品质,把酵母“从初级加工做到深加工”的安琪酵母德宏有限公司是德宏生物产业的标杆,通过美国FSMA FSVP认证的红云制药企业生产的绞股蓝总苷胶囊等产品早已走出国门,荣获国家级非遗和联合国人类非遗的德昂酸茶实现了从遗产保护到产业化发展的转变,“省级种业阵型企业”盈江县原种场种业有限公司的良种繁育推广覆盖云南多地及缅甸,傣医药传承创新的主阵地德宏州中医医院(民族医药研究所)拥有92项中医适宜技术、11项傣医非遗技术,数字边疆建设者德宏移动分公司实现全州189个行政村5G全覆盖,建成“智慧农业平台”服务农户超1.2万户。10家涉及蜂业、柑橘、石斛等产业的科技小院,展示高原特色农业和乡村振兴新成效;21家参展单位带来“接地气”科技成果的前沿科技展区,既追求创新,又贴近民生,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感受科技进步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同时,活动还院士、科技专家深入学校为当地青少年讲授科普知识,分享科研经历,激励他们树立科学理想。

活动前期,德宏州已成功举办中缅青少年夏令营、中缅科技科普交流活动、中缅青少年交流活动等系列预热活动。

2025年云南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以“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为目标,9月为集中活动月,相关活动贯穿全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着力促进科普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全民化。活动期间,各州(市)、各部门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科普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举办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云上科普零距离、科普阅读进万家等一系列重点活动,开展云南省科素成员单位、省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园区)科协、科普教育基地、现代科技馆体系、科普大篷车、农技协等系列联合行动,推动科普服务直达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科学的种子在云岭大地生根发芽,营造全社会“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形成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着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贡献科普力量。(云南省科协供稿)